《内经》“年五十,体重,且目不聪明矣 ”和《素问‧奇病论》“肥者令人内热,甘者令人中满”、“数食甘美而多肥也”。中医认为导致肥胖的原因有以下几点:先天遗传和体质因素,或受一些疾病的影响 。平时暴饮暴食 ,过多进食煎炸油腻食品和甜食。久卧久坐,缺少运动。精神因素的影响。以上因素主要影响脾胃和肝肾功能,导致脾肾气虚,身体中水液和食物的代谢失去平衡,使身体产生的废物包括水湿、痰浊、膏脂和瘀血等聚集体内,引起体重增加,形成肥胖 。而其中以「脾虚湿盛」的水肿体质最容易下半身肥胖,脾气虚弱运化水分功能减弱,体内堆积湿气,久了湿聚为痰,脂肪是一种「痰湿」蕴藏体内的表现,而「湿性下注」,湿气重的人容易下半身肥胖,包括下腹部、臀部、大腿,尤其小腿容易肿胀。
中医将肥胖证候可分实证及虚证 。
虚证通常表现为肥胖臃肿、颜面或 四肢浮肿、身体困重、畏寒肢冷、胸闷胃胀、神疲乏力或自汗气喘等
实证则通常表现为形盛体肥、多食、消谷善飢、腹胀满、心烦易怒、头晕痛、面色暗红、口干口苦或便秘 。
1. 脂肪型下半身肥胖:过多的脂肪堆积在臀部和大腿。
因皮下脂肪太多,常会合併有三高的问题,所以要特别注意血糖、血压和血脂的控制。
2. 肌肉型下半身肥胖:这类型通常发生在运动员身上。
有些人臀部、大腿特别粗壮,在用力的时候,可以看到明显的肌肉线条,摸起来的触感不是松松软软,而是饱满有弹性的
3. 水肿型下半身肥胖:多发生于久坐久站,进而造成下肢循环差的上班族。
常合併有静脉曲张的症状,轻轻一压小腿胫骨部位,会发现有稍微凹陷,且皮肤回弹速度较慢的情况。
4. 混合型下半身肥胖:此类下半身肥胖情况最复杂,往往综合了脂肪型、水肿型、肌肉型等类型特点。
而大部分的下半身肥胖患者都属于此类型,很不容易减下来。
o 久坐、久站的上班族o 不爱动、很少运动的一族o 爱吃甜食、淀粉类的嗜甜一族o 重口味、饮酒应酬一族o 夜猫一族
据统计肥胖者患以下疾病的风险超过3倍,如:睡眠窒息症、血脂水平异常、代谢综合徵、糖尿病等。 患有冠心病、高血压、骨骼关节、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症高达2至3倍,患有腰背痛、多囊卵巢症、生育能力受损、癌症、生殖激素异常高达1至2倍。 更为严重的是肥胖者的寿命将明显缩短。
各类型下半身肥胖的食疗/穴位及改善建议:
下身肥胖类型
(中医分型)
低油低脂饮食:
- 戒油炸、增加点淀粉。- 饭前喝点茶水,增加饱足感,减少食量,并减少脂肪生成与堆积。- 多喝水帮助代谢,辅助代谢的茶饮。
(可选用玫瑰色、决明子、茯苓焗茶)
要对付顽固的皮下脂肪,当然少不了运动。
要改善腿臀的碍眼堆积,就从改变生活中的一些小习惯开始。
- 基础型运动:30分钟快走
- 整体性运动:有氧运动
- 局部塑型运动:肌力运动
控制饮食:
- 拒绝高热量,高脂肪的食物,少油少盐,清淡为主。
- 多吃低脂低碳但含蛋白质的食肉,如鸡肉,牛肉,海鲜,多吃深色蔬菜。可以少食多餐,不可暴饮暴食。
- 可选用布渣药、荷叶、山楂、菊花等焗茶
- 拉伸与放松是很重要的,每次运动完一定要对全身各部分进行拉伸放松,以免肌肉过于僵硬。
- 可採用自体拉伸,也可藉助滚轴,按摩球,按摩滚棒等小工具进行放松。
- 少吃加工食品,尽量吃热食。- 一定要吃早餐,藉由营养丰富的早餐,展开身体的所有律动,提高身体的代谢功能。- 多吃香辛料。辣椒及姜等带有辛辣味的调味料,会刺激交感神经,让体脂肪燃烧。- 减低盐的用量。- 多吃高纤维的食物,例如蕃薯,芹菜,燕麦,苹果,菇菌类,奇异果等纤维多的蔬菜水囝。
对抗代谢型肥胖,增肌提高代谢率是最佳方法:- 基础型运动: 每天30分钟的快走能全面且温和地开始提升身体活动量,增加基础代谢率。
- 整体性运动: 做有氧运动的间隔性训练,如2分钟冲刺跳跃后,踏步2分钟,交替重复,能帮助消耗热量。- 泡澡是促进新陈代谢最简单的方法之一,选择高温反覆入浴的方式,泡澡3分钟、休息5分钟,重复循环三次。
(图片来源:互联网)
1. 坚持做有氧运动、无氧运动、拉伸运动3大代表性运动,就可以有效防止下半身发胖。
常见的有氧项目有:步行、快走、慢跑、滑冰、长距离游泳、骑自行车、打太极拳、跳健身舞、球类运动如篮球、足球等。2. 拉伸运动令人体变得更柔韧,身材也会更匀称,还能缓解全身的僵硬肌肉,尤其可以缓解腰部疲劳,让身心更放松。3. 多吃健脾祛湿食物,祛除体内寒湿。可以选择红豆、茯苓、淮山、党参等放到煲汤材料中,或者煲成粥、煮水喝,都可以利尿、除湿,对水肿的人尤其有效。4. 中药薰蒸可以改善水肿性肥胖。
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
更多文章
舒缓腰背痛拉筋法 |解决下背绷紧酸痛、改善体形(即时见效❤)
口罩下的肌肤「小清新」!
春夏防疫 增强体质 (一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