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来天气变冷,来求诊的除了多落枕而颈肩痛的患者;另一种就是头晕的患者。你有没有试过头晕,天旋地转,连起床都有困难的感觉呢?中医把这种病叫作耳眩晕。耳眩晕是因耳窍功能失调引起的眩晕,其临床特点是:眩晕突然发作,自觉天旋地转,站立不稳,但神志清楚,多伴有噁心呕吐、耳鸣耳聋等症状,属中医传统所论「眩晕」的范畴。是指因邪犯耳窍,或脏腑虚弱,耳窍失养,或痰浊水湿泛溢耳窍所致的以头晕目眩、耳鸣耳聋、噁心呕吐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耳部疾病。常被西医诊断为耳水不平衡,或称美尼尔氏综合症。
中医认为眩晕一症,与脾虚、肾虚、肝阳上亢及风痰有关,此病好发于青壮年,发病年龄在30至60之间,男女发病无明显差异。此病与肝脾肾关系最为密切,虚者多在肾与脾,实者多在肝。临床上。各型之间多有兼杂,肾阴虚者可致髓海空虚,且每兼肝阳上亢,肾阳虚则寒水上泛,脾虚者,气血不足,又多兼痰浊之邪,肝火上扰又多伤阴。另外还有一类「耳水不平衡」跟颈有关,骨是一身的支架,颈紧肩痛等跟颈骨关系密切,若颈的生理弧度变直,压迫血管,便影响气血通往头部,气血不足,当然会晕了。所以患者头部转动时,头晕会加剧。按压颈后穴位患者多感痠痛。
治疗方向可以针灸配合,内服中药以补脾祛湿或补阳祛湿等,以针灸治疗颈部,及艾灸补足阳气。临床上病情多夹杂其他问题,如情绪、更年期等,因此要视乎病者的体质才可对症下药。一般使用中医治疗都能改善「耳水不平衡」。发作时要静卧、戒急躁、清淡低盐饮食、限制入水量、忌用烟、酒、茶。在间歇期要鼓励病人锻练身体,增强体质,注意劳逸调度适当。宜低盐饮食,禁烟、酒、咖啡及浓茶。因为夜瞓、烟酒过多都会导致肝阳上亢,酒比较湿,容易导致体内湿气增加而引起耳眩晕。
食材:大鱼头一个、天麻50克、川芎10克、食盐、葱、姜、蒜、料酒少许做法:1. 用清水洗净鱼头,除去鱼鳃内污物并切为两边,天麻洗凈切段用清水泡软后沥干水备用;2. 烧红锅,加入油,爆香姜片,放少许料酒,倒入鱼头,略煎去除腥味,约1至2分钟后取出待用。3. 把用料放入锅内,武火煮滚,后用文火煲1.5小时。
食材:鸡1只、熟地15克、枸杞子18克、天麻10克、红枣10粒、黄芪15克、何首乌15克、法夏10克、陈皮6克、白朮15克做法:把用料放入锅内,武火煮滚,后用文火煲1.5小时。主治:美尼尔氏病
材料:天麻3钱、川芎2钱、法夏4钱、白朮4钱、茯苓4钱、生薏仁5钱、陈皮1片、炙甘草2钱、大枣4粒、生姜片4片
煮法:大火煲滚后转中火煲30分钟。功效:驱风祛湿止晕。每周一至两次。
正所谓「肾开窍于耳」,所以补肾的食物对耳仔有益。例如黑豆、芝麻、合桃、天麻、熟地、何首乌、黑木耳等。
穴道位置:耳后头枕骨下,髮际内有个凹陷处,属足少阳胆经。功用:本穴有足少阳胆经、手少阳三焦经、阳维脉、阳矫脉等四条经脉在此交会。风池是风之池,意思是指世风的凹陷处。风是外感疾病六淫(风寒暑湿燥火)之首,而风为百病之长,所以风池治疗一切风病。尤其是治中风特效穴。
穴道位置:此穴位于头顶的正中央稍后处。将两耳往头顶连成一线,从鼻樑往上连线到后脑,两线交叉的点就是百会穴,属督脉。功用:因多阳脉在此交会,所以能治所有阳经的病。因穴位在头部,几乎能治所有头部的问题。
穴道位置:手伸平,手掌向上,从横纹正中往手肘方向二吋,约三横指距离,在二筋之间,介乎尺骨桡骨,握拳时,两筋之间凹陷明显,按凹陷处会出现酸胀麻感。功用:治晕眩,尤其是血虚所引发的晕眩。
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
更多文章
前膝痛可能因嵴骨问题
间歇性头痛 或因颈椎错位所致
免疫力UP 从「肠」计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