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gview
/CheckIfDuplicatedEmail
/Lang

 

狂歡派對後,每當夜闌人靜時,有否感到寂寞?美國最新研究指出,寂寞增加死亡風險,因為寂寞的主觀感,容易令人產生孤獨、被忽略、嚴重者或會自殺。
 
研究報告指出,寂寞的主觀感受令死亡風險增加26%;而欠缺社會聯繫及獨自居住,死亡風險分別增加29%和32%,比只是感覺寂寞更加損害健康。研究又分析,主觀和客觀寂寞狀態之間存在差異。主觀寂寞是指自己感覺寂寞,客觀寂寞則指獨居或甚少參與社交活動,但兩者都對身體具潛在破壞力。
 
負責領導研究的楊百翰大學研究員Julianne Holt-Lunstad解釋,寂寞對健康的威脅,絕不比肥胖或濫藥少。至於,聲稱孤單但快樂的人,跟那些相識滿天下、但感到寂寞的人,他們的死亡風險亦會增加。若主觀和客觀寂寞狀態同時出現,這類人士的死亡風險最高。
 
Holt-Lunstad指出,多與人接觸,或許可以解決社會隔離問題,但解決不了孤獨問題,她建議維持有意義和親密關係,以及多元化的社交聯繫才是關鍵。同時,她又表示,透過政策干預寂寞問題看似不可能,但政府可提醒醫生提高警覺,找出高危病人,以及鼓勵市民加強鄰里關係。
 
研究刊於最新一期《心理科學透視》。
 
 

View Comment (0)
You must be a logged in contributor to comment.